昨天,被一個初次見面的朋友問道:“你覺得歐洲目前制定這么嚴苛的汽車
碳排放標準,真的是高尚到為了地球,為了全人類么?”。我答道:“應該不是,主要還是為了自己的經濟發(fā)展和汽車工業(yè)吧”。
現(xiàn)在很多關于歐洲新能源汽車的報道中,都有提及歐洲最新的碳排放標準,那么這個標準是怎么來的呢?在制定標準的背后,又發(fā)生了哪些事情?制定這些標準,歐洲能獲得什么?
對于上述
問題,博主其實也一直就想探究下。于是今天特意查閱了歐盟委員會和歐洲議會等發(fā)布的原始官方文件。經過篩選,整理,現(xiàn)通過這篇文章進行分享。
早些年,歐洲并沒有制定強制性的汽車碳排放標準。關于汽車的碳排放量,完全靠車企的自覺性。但是到后來歐盟發(fā)現(xiàn),如果靠車企自覺,壓根達不到歐盟預期的效果。
于是歐盟在2009年制定了碳排放的強制性標準。
標準包括乘用車和商用車的碳排放標準,本文重點關注乘用車。
第一次制定的碳排放強制標準:
制定時間:2009年,設定目標如下:
2015年:乘用車的平均碳排放量是:130g/km。很多車企提前幾年就達到了這個標準。
第二次提出的碳排放強制標準:
提出時間:2014年,歐盟委員會提出到2021年,對于車企生產的乘用車,碳排放量需達到95g/km。歐盟委員在2015年末會完成了對上述指標的審查。
第三次制定的碳排放強制標準:
歐盟委員會于2017年11月提出了第三套碳排放標準,在2021年碳排放基礎上,建議到2025年,將CO2排放量減少15%;到2030年,減少30%。
根據(jù)歐盟的立法程序,議案需要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對歐盟委員會的提案進行討論和投票,通過之后才能生效。
在2018年10月3日,舉行的全體投票中,歐洲議會進一步提高了歐盟委員會2017年提出的碳排放標準:
到2025年碳排放量減少20%,到2030年碳排放量減少40%(在乘用車和商用車上都用同一個標準),不再像之前一樣區(qū)別對待。
2018年10月10日,歐洲理事會召開會議,在德國、匈牙利等國的反對下,目標又進行了調整。初步達成的乘用車碳排放目標如下:
到2025年碳排放量減少20%;
到2030年的碳排放量減少35%(比上一次的投票中少了5個點)
后續(xù)歐盟委員會,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又經過了多輪的三方會議,最終在2018年12月17日的會議上達成了一致。達成一致的乘用車碳排放標準是:
在2021年的基礎上,到2025年,碳排放量減少15%;到2030年,減少37.5%;使用NEDC的測試方法,2021年的碳排放量具體數(shù)值是:95g/km,2025年降至81g/km,2030降至59g/km。不達標,將面臨巨額罰款,每超標1g/km,將罰款95歐。
至此歐洲長達10年的碳排放標準的制定過程,畫上了一個短暫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