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暴暖,多地大寒?”這種反差恰和氣候變化密切相關
氣象專家介紹,2015年底,北美地區(qū)上空,一次大氣波動調整誘發(fā)了一系列的溫帶氣旋活動,橫貫北大西洋,將溫暖的空氣從低緯度地區(qū)源源不斷地
運輸到高緯度地區(qū)。一道暖流輸送帶穿過英國、挪威,甚至直達北極點,暖空氣源源不斷地泵入北極,極地的寒冷氣團也被迫退避三舍。這導致北極一天內升溫35℃,并帶來歷史上異常罕見的零上氣溫。美國氣象學家賈森介紹,北極的同期氣溫在零下28度左右。
這股熱浪正是厄爾尼諾現(xiàn)象,并且比此前科學家們預測的更近嚴重。隨后,在西西伯利亞高空,與變性暖氣團相伴隨的是一個巨大的阻塞高壓。而極地冰洋氣團被拉扯南下,冷空氣在東西伯利亞堆積,形成一個龐大而深厚的閉合冷性低壓,又稱“極地渦旋”,這是大規(guī)模冷空氣的象征,加速形成了歐美和中國大陸的寒潮。
還有專家預測,極強的厄爾尼諾將使得北極冰蓋異常融化,或再引發(fā)最強拉尼娜現(xiàn)象。此時,各國討論北極氣候變化和環(huán)境保護變得更加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