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學接受《聯(lián)合早報》訪問時展示一塊約40克重、直徑10厘米的納米多孔石墨烯泡沫。他說:“這一塊泡沫看似嬌小,但它的實際面積容量相當于八個足球場,加工后可實現(xiàn)有效的碳吸收和解吸能力?!?/div>
能否改變本地的投資文化?厄齊馬茲說:“要改變現(xiàn)況是個具挑戰(zhàn)的政治決定,風險投資的現(xiàn)實是,10個投資或有九個會失敗,萬一失敗了,須有人從政治角度解釋為何一開始要注入大筆資金?!?/div>
碳捕獲有潛力緩解全球暖化的
問題,但技術尚未成熟、能源消耗龐大,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發(fā)一種突破性技術,碳捕獲和解吸效率比現(xiàn)有技術高達1000倍。
研究員利用場輔助燒結技術(Field-Assisted Sintering Technology,簡稱FAST),直接在洋蔥碳粉末上焦耳加熱(joule heating),形成一塊納米多孔石墨烯泡沫(nanoporous graphene foam)。
這個研究項目的成員包括國大理學院物理系教授厄齊馬茲(Barbaros Ozyilmaz)以及高級研究員李宗學(Lee Jonghak)博士。厄齊馬茲也是國大設計與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
李宗學說:“現(xiàn)有技術可以做到更快更高效,我想為保護地球盡一分力,所以轉移研究重心,探討用納米多孔石墨烯泡沫捕獲二氧化碳。相較于市面上的技術,我們的的技術理論上能在不影響二氧化碳處理能力的情況下,把工廠征用土地縮小至現(xiàn)有的十分之一,能部署到密集度高、土地稀缺的城市環(huán)境里?!?/div>
為推動低碳能源方案,我國早前撥款5500萬元推出第一個征集計劃書(grant call)活動,共12個項目受惠;2023年,政府再注入1億2900萬元,推出第二個征集計劃書活動,上述國大研究是獲益項目之一。
研究團隊使用一種叫做洋蔥碳(onion carbon)的材料,這細小黑色粉末在顯微鏡下,分子橫切面呈洋蔥狀。洋蔥碳體積小、容量大,擁有快速充放電的能力等,在各種極限環(huán)境中也有上好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