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項結(jié)合氣候變化影響與自然海洋波動的研究表明,由于海平面上升,到2100 年亞洲一些特大城市或地區(qū)可能會被海水淹沒。據(jù)《自然氣候變化》(Nature Climate Change)雜志3月2日發(fā)布的一項研究,由于海洋溫度升高和氣候變化導致全球冰川加速融化,全球海平面正在上升。到 2100年,亞洲一些特大城市或地區(qū)可能會被海水淹沒,屆時將對數(shù)百萬人造成嚴重影響。
另據(jù)日本共同社3月9日報道,世界氣象組織(WMO)秘書長塔拉斯日前接受共同社采訪時介紹稱,在1971年到2006年期間,全球海平面每年平均上升1.9毫米,在2013年到2022年期間,每年平均上升4.5毫米。
他表示:“即使把工業(yè)革命以來的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1.5度至2度,海平面也會在較長時期內(nèi)持續(xù)上升,成為對全球人類的生活和經(jīng)濟方面的重大風險”。塔拉斯也指出,美國國家
航空航天局(NASA)關(guān)于南極冰川融化的研究顯示,由于全球海平面上升幅度可能超過此前的預測,“不僅是低海拔的島國,而且對東京、美國紐約等沿岸大城市來說也將成為重大風險”。
據(jù)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CNN)3月8日報道,雖然許多亞洲海岸線上的特大城市已經(jīng)面臨洪水的風險,但此前的相關(guān)分析低估了海平面上升的程度以及自然海洋波動引起的洪水泛濫。由于自然波動具有高度可變性,因此其影響往往難以量化。上述研究表明,考慮到自然波動的最大可能影響以及氣候變化的預期后果,幾個東南亞特大城市,如泰國首都曼谷、越南胡志明、緬甸仰光、印度金奈和加爾各答以及一些西太平洋熱帶島嶼和西印度洋島國,總計超過5000萬人或面臨巨大風險,美國和澳大利亞西海岸的海平面上升也將加劇。
當?shù)貢r間2023年1月3日,印度尼西亞,海平面上升和潮汐洪水的影響導致當?shù)?00所房屋失蹤。視覺中國 圖該研究預測,若僅考慮氣候變化的影響,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下個世紀發(fā)生沿海洪水事件的頻率將是此前的18倍,但若還考慮到海平面自然發(fā)生的波動,該地區(qū)沿海洪水泛濫的頻率將高出96倍。菲律賓氣候與可持續(xù)城市研究所的氣候科學顧問蒂幣格(Lourdes Tibig)表示,該研究的結(jié)果強調(diào)了應對氣候變化的緊迫性,“世界需要更加緊迫和有雄心地應對氣候變化,以保護生活在沿海特大城市中的數(shù)千萬人”。
雖然海平面上升產(chǎn)生的影響要到21世紀末才會顯現(xiàn),但該研究的作者之一、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CAR)科學家胡愛雪(音,Aixue Hu)表示,假使溫室氣體排放的速度加快,全球?qū)⒚媾R的威脅會更加迫在眉睫。
政策制定者和普通公眾都應該關(guān)注這些潛在威脅?!皬恼叩慕嵌葋砜?,我們必須做最壞的打算。”他說。